浙江杭州发布15项举措 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

发布于 2022-04-20 16:16:40 来源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浙江省杭州市作为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如何最大程度克服疫情影响、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是杭州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思考、探索并为之奋斗的课题。记者了解到,4月14日,浙江省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印发了《关于优化监管服务举措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力求通过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办事成本、减轻经营负担,为企业提信心、增活力,提升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质效。

应合尽合,能简则简。3月30日,杭州隐塑医美科技有限公司按惯例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开展一年一度的企业年报报送,却意外体验了“多报合一”的便利。作为一家涉及进出口业务的公司,往年需分别登录市场监管、海关、税务等各职能部门的系统一一报送对应年报,部分重复数据还需手动查询填写多次。而今年升级后的“多报合一”系统则打通了部门间系统壁垒,实现了一个系统、一次报送、数据共享,不仅减少了重复填报内容,更确保了公示信息的准确性,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信用值。公司年报人员沈卓敏感慨道:“在杭州创业,总是能够感受到政府部门是实实在在站在企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这种获得感才是杭州营商环境最打动人的地方。”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企业年报的变化只是杭州近年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追求政务“极简风”的一个缩影:从2017年增加社保和部分统计年报信息开始,2018年纳入海关系统年报,2021年纳入外商投资企业年报,再到如今与电子税务局实现年报“多报合一”。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冯世联表示:“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咬定目标,久久为功!”

正是因为深谙“大道至简”的道理,杭州的改革才能在优化办事流程、创新审批服务、畅通退出机制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为了啃下住所登记难这块“硬骨头”,杭州市自2014年开始就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前行,从最初的部门意见不一,到后来多数部门取得共识,再到如今将“实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改革……在滨江、萧山、钱塘区实施‘自主申报+信用承诺+智能确认’的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作为助企新政正式出台,终于让改革红利为更多市场主体所共享。

此外,推行不含行政区划名称的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也将进一步便利杭州企业做大做强。我们所熟知的绝大多数企业名称都是前置“浙江”、“杭州”等行政区划的,不含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属于“少数派”,如万向集团公司。此前不含行政区划名称的企业名称核准权在市场监管总局,企业申报名称时需层层上报、周期较长。而随着新政出台,市场监管总局将该项核准权下放,“今后,如果想在杭州注册一家不含行政区划名称的企业,我们自己就有名称核准权限,为探索这类企业名称的自主申报创造了条件。”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处处长傅晓红介绍道。

奖补“开源”,减免“节流”。疫情之下,企业资金链断裂是个普遍的“痛点”,尤其是作为创新经济主体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如何帮助中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也是新政策努力探索的方向。

岁末年初,浙江百应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拿到一笔1000万元的融资,让同类企业看到了希望。此次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储架发行10亿元,首期发行规模为1.1亿元,将最终惠及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百应科技经过50%的利息补贴之后,最终融资成本为3%左右,预计将为企业减免利息30万元。“相比于股权融资,这种新型融资方式时间短、风险低;相比于银行信贷,它的利率又比较合理。对于很难在传统渠道拿到低成本资金的中小企业而言,这个政策是我们成功融资的重要渠道。”百应科技相关负责人青沐说,“知识产权是高科技轻资产企业的重要资产,而这个项目的优势在于企业在融资后依然保有知识产权,并能继续改进技术、提升含金量。”目前,百应科技已将包括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智能语音对话意图识别技术在内的十余项专利用于该项目中,实现“知产”变“资产”。

“我们希望通过完善资助管理政策,引导创新要素资源向知识产权高价值创造、高标准保护、高效益转化运用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流转。”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处处长沈建国如是说。在知识产权之外,新政也明确了对符合条件的质量、标准项目给与不同额度的一次性资助。

另一方面,如何尽可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节约开支,也是本次新政关注的方面。今年,杭州市市场监管部门明确将“规范涉企收费”作为执法检查重点,将对违规收费易发多发、企业反映强烈、问题较为突出的水电气公用事业、行政审批中介、行业协会商会、商业银行等行业和领域,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同时,将市场监管系统技术机构减半收取餐饮住宿企业检验检测费等相关政策延续至2023年底。

如杭州市质检院对外开放四个“浙里检”实验室(机器人精密测量实验室、数字表计量实验室、LED照明实验室、电磁兼容实验室),以非盈利方式向企业提供检测装备操作使用,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自2020年至今,已累计服务220家单位,502个订单2520批次,减免144.96万元;再如市食药检院自2020年推出帮扶企业复工复产5条措施以来,已累计为药品企业、医疗器械厂家等企业减免检验费用792.72万元。

技术支撑,“博士”服务。今年年初,富阳一铜业公司遇到了生产难题。据悉,该公司用于生产的空气管道在定期检验中发现了超标缺陷,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若停机维修,公司面临违约赔偿;可如果不停机维修,“缺陷管道到底能不能继续投产使用?会不会产生危险?”又成了悬在公司头顶的一道难题。

杭州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了解到企业难题后,立马委托蒋诚航博士团队深入企业一线进行生产现场勘察。在对管道缺陷进行定量检测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理论分析与计算,完善了压力管道检验技术手段,攻克了缺陷管道无法停机维修的难题。通过为企业提供“合于使用”评价报告,使企业得以避免因停产维修造成的经济损失。

据介绍,这是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下属科研机构人才技术优势,开展“博士进厂入企”帮扶的诸多案例之一。去年“办实事、解难题”收获企业一众点赞后,今年又组建了15支博士团队,坚持以“企业所需”为服务导向,深入开展对接调研,一企一策定制个性化服务,力求让高层次人才更好地发挥技术专长,以“最强大脑”赋能杭州企业、产业提质增效。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综合规划处处长阮柏江表示,此次《意见》的出台,也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需要。根据《杭州市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全市153项改革事项中,市场监管部门共牵头27项,其中开展“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推行企业年度报告“多报合一”等大多数改革事项均出现在《意见》中。

“我们希望将改革举措扩展至更大受益面,惠及更多市场主体。目前,已有近三分之一改革事项取得初步成效,争取6月底前基本完成,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到政策的红利。”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冯世联总结道。

标签: